当前位置: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16年第33期 > 正文
编号:12984247
把基层心脏康复工作做好才能弥合医疗裂隙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6年11月25日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2016年第33期
     刘慧教授详细介绍说:“我们采取的方法是:一、心内科带动心脏康复:开展工作初期,让心脏康复先寄生于心内科中,既解决了最困难和棘手问题、病源问题、经济问题、安全问题,还带出了人气、带出了发展、带出了前景。二、把健康管理纳入心脏康复:高血压、高血脂、肥胖、糖尿病本来就是心脏康复的范畴,与健康体检站密切结合,筛选出心脏病高危患者,既做到早期预防心脏病的发生,又拓展了心脏康复的人群。三、优化整合节约支出:整合资源,节约成本,把动态心电、动态血压、运动平板、心肺评估、无创心排、睡眠监测整合到一起,节约人力成本和场地占用,还增加人气,吸引做其他项目的患者。运动康复必须有一定的场地才能进行,所以场地问题也困扰着基层心脏康复的开展。我院因为心脏康复规划在另一个院区,如等到建设投入使用,要等一年以上。我们就利用原来的一个库房进行改造,20天即投入使用,保证了工作的尽早开展。”

    另外,基层心脏康复困难还有设备问题,设备是心脏康复开展的硬件,包括康复评估系统、康复训练系统、康复监测系统、康复抢救系统等。基层医院因为资金问题,不可能开展工作初期一步到位,要利用综合医院优势,挖掘潜力,整合设备。基层综合医院神经及骨科康复开展较早、较成熟,一些训练设备在开展工作早期也可共享,以减少投资;像踏车、活动平板可以从功能科整合到心脏康复科;像心肺运动试验的设备可以和呼吸科共用。所以,基层开展工作不要“等米下锅”,要“找米下锅”,主动克服困难,抓住有利时机。

    义务培训,推广基层心脏康复適宜技术

    刘慧教授还指出:“由于我国心脏康复起步较晚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777 字符